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0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站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篇一
今年以来,我镇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部署安排,在全面实现脱贫任务的基础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主动作为,实现良好开局。
一、20**年工作总结。
(一)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
1、优化网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根据实际情况我镇对网格进行了优化,目前全镇共建立171个网格,网格员的类型有村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致富带头人等各方面人才,下发网格员工作手册,建立网格员轮训制度,压实网格员动态监测责任,确保网格员履职尽责。
2、开展集中排查,强化动态监测。为强化监测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今年**月开展完成第一轮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覆盖全镇所有农户9185户33810人。在排查中共发现问题236条,已全部完成整改,新增监测户19户,19户监测户已全部落实帮扶措施。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大排查,预计**月中旬完成,计划覆盖全部重点人群。
3、精准制定帮扶措施,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根据脱贫户实际需求,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今年我镇共制定帮扶措施2655条,已全部落实到位。
4、强化预警线索处置,拓宽农户自主申报渠道,及时化解风险隐患。今年以来我镇每月根据县民政局、医保局等部门下发的预警信息,进行深入核查,科学分析研判,共核实处置预警信息1827条。持续做好“安徽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小程序推广使用,动员镇村干部、驻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积极入户推广,在镇、村公告栏,每个网格长期张贴小程序二维码,并开展申报演示和政策宣讲,确保农户准确高效申报。
5、持续推进教育资助,巩固三保障。今年以来全镇春季雨露计划发放资金199500元,涉及133人,秋季雨露计划发放资金228000元,涉及140人。
6、优化结对帮扶,落实帮扶联系人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对调离本县、退休、重大疾病无法工作的帮扶联系人进行调整,做好帮扶单位、帮扶联系人、帮扶户有效衔接。**月开展帮扶走访活动,积极动员帮扶联系人参加帮扶走访活动,加强帮扶联系人与对象户的联系。
(二)问题整改工作。
我镇在收到县乡村振兴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县关于省20**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后,立即召开有关会议研究认领问题,共认领问题27个,目前,27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并整理建立了整改清单、整改台账和佐证资料归档。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防返贫监测工作。聚焦重点群体,在防止返贫上持续用力。1。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访摸排,及时发现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全面推行网格员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积极动员机关干部、驻村干部、帮扶联系人开展走访排查。2。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确保问题发现及时。3。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健全产业帮扶机制,加大与企业对接,围绕油茶、木耳等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强化稳岗就业机制,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帮助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确保就业人数每年持续上升。
(二)乡村建设系统工作。继续完成全镇农户的信息采集工作,并全部录入乡村建设新系统,持续关注全镇农户家庭情况,结合系统大数据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可能致贫返贫农户,做到早发现早帮扶,从源头上巩固好脱贫攻坚有效成果。
(三)持续落实帮扶措施。根据国家、省、市、县相关政策持续做好脱贫户帮扶措施,持续做好雨露计划和教育资助申报工作,为脱贫户家庭提供教育保障;持续做好光伏发电产业补助,为脱贫户家庭增收创富;持续做好家庭医生签约、防贫保申报等基础工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基础。
乡村振兴站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篇二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区乡村振兴局严格按照自治区、市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踔厉奋发,不断开创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现将20**年工作总结及20**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解放思想,为接续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面对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机遇新挑战,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合力,营造抓学习、强作风、带队伍、促工作的浓厚氛围。统筹组织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驻村第一书记、专责小组驻组人员等共x人到x参观**脱贫攻坚成就展,激励**干部努力做到事争一流,全力以赴做好乡村振兴这项全区重点工作。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领导高度重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定期调度学习进度,认真对标对表,高质量落实规定动作,高标准谋划自选动作,把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学习党史中凝聚力量、接续奋进。
(二)夯实基础,以强有力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筑牢返贫致贫防线,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
一是健全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线上”国扶系统和行业部门系统双监控、“线下”干部核实、部门精准帮扶相结合的监测机制,每月跟踪监测,对重点对象定期检查、动态管理,持续跟踪收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变动状况,有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动态清零。截止9月底我区共认定三类人员x户x人,其中脱贫监测户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突发困难户x户x人,经过监测帮扶取消风险脱贫监测户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
二是抓好资金项目的谋划和推进。20**年共谋划了x类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涉及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x万元(中央下达x万元、自治区下达x万元、市下达x万元、区安排x万元)。
三是统筹“万名干部回故乡·带领群众建家乡”活动取得实效。截止**月**日,全市各级各单位共有**籍科级及以上干部974人,已返乡进行“双报到”的共x人,覆盖全区x个行政村(社区),覆盖率98%。全区共组建“理事会”x个,组织召开了**籍干部动员会x期,镇、村两级组织已经报到的回乡干部召开工作座谈会x场次。
四是推进消费帮扶、社会帮扶提档升级。20**年,我区通过自治区认定的扶贫产品x个,销售额达x万元。在**等设立了10个扶贫产品专区,20**年至今实现销售额**万多元。设立**区扶贫产品展销中心、港丰农牧消费扶贫专馆、稻花鑫扶贫产品专馆等三个消费扶贫专馆,20**年至今实现销售额**多万元。推进脱贫户“微心愿”活动,鼓励企业有针对性开展脱贫户扶志扶智等活动,今年以来,企业累计到户帮扶x多次。
五是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20**年自治区下达水库移民项目投资资金**万元,拟建设**个项目,目前**个整村提升工程项目已完成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个项目正在施工。2020年自治区下达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补短板项目资金**万元,用于建设扶贫车间2500、挡土墙100米、排水沟150米,截至20**年**月,扶贫车间已建成2344主体房屋和配套挡土墙,资金支出**万元支出率**%。按时拨付20**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万元。易地搬迁共**户,需拆旧房**户,已拆旧**户,已发放奖励合计**万元**户。通过外出务工、就业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周边工业园以及城区打零散工等途径实现搬迁群众就业**人。
六是加快脱贫攻坚档案归档工作。把脱贫档案归档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精心谋划实施,结合实际制定《20**年**区精准扶贫档案归档工作实施方案》。严格督导检查,就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题督导。强化业务培训,**月**日组织各乡镇(街道)及相关单位召开**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推进暨业务培训会,就整理归档细则和贫困户档案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截止**月底,20**-20**年**区本级文书档案整理及目录录入**件,20**-20**年**区**个乡镇文书档案整理及目录录入**件、**个行政村文书档案整理及目录录入**件,已完成20**年-20**年纸质档案数字化合计**页。
(三)聚焦重点,加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按照聚焦重点、平稳有序要求,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做好政策衔接,制定出台乡村振兴系列配套政策文件。立足我区工作实际,并充分征求教育、医保、住建、民政等职能部门意见,对文件进行了多次补充完善的基础上,出台了《**区20**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要点》、《**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和《**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成立了两项活动和九个专项行动专责小组,进一步完善了组织机构,为各部门明确工作方向,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是做好机构衔接,扶贫和水库移民局重组为乡村振兴局。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发文,将**区扶贫和水库移民管理局重组为**区乡绿色作文网村振兴局,并于**月**日挂牌,主要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目前局内工作已经按新机构正式运转。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和政策制度调整,结合区内实际情况,逐步理清明确相应职责,对人员配置进行优化,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作用,切实抓好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
三是做好体制衔接,以过硬举措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夯实组织体系,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责任制。强化业务指导,以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业务培训会为契机,坚持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共同提升、示范培训一体推进,做到培训全覆盖。
(四)树立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今年以来,先后组织推荐评选了全国脱贫攻坚奖、自治区20**-20**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自治区五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和**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20**年1月**区扶贫信息中心荣获**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奖励记功集体表彰。20**年3月**区扶贫和水库移民管理局荣获**三八红旗集体表彰。20**年**月**区扶贫和水库移民管理局荣获全区先进集体表彰。
二、存在问题
一是机构改革进度需进一步加快。目前县市区的扶贫部门向乡村振兴局转变的机构改革各项事宜、各项职能仍需要等待上级的文件或其他形式的明确。
二是各级干部的业务水平加强。受到换届的影响,区乡村三级换届的干部调整,特别是新到任的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对“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的标准理解不深,加上目前业务培训的强度减弱,基层干部对扶贫政策认识和理解上仍是制约工作效率提升的短板。
三是就业和产业两项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举措来推动。就业方面,现有的扶贫车间的就业带动能力仍然比较有限,需要继续拓展和强化;产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后颈不足,规模较小,部分农业产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20**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机构队伍衔接。按照自治区、**市的工作部署,加快扶贫部门向乡村振兴局的机构改革步伐,尽快完成机构设置,挥好干部队伍作用,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进一步提升对接落实上级有关工作和政策的效率。
(二)加强各项政策衔接。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振兴”重要内容,按照自治区和**市有关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细则和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实现平稳有序推进。特别是扎实做好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把握好工作重点,筑牢防止返贫的防护墙,要紧盯重点人群,做好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做好舆情处置。
(三)加强防贫监测工作。根据自治区及市级反馈疑是问题不定期与部门共享数据,不定期对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脱贫监测户和突发困难户信息数据全覆盖核查工作,做好防贫监测分析和脱贫成果分析。针对全国防贫监测信息系统人口信息建立系统人口数据库,每月开展一次脱贫户,三类人员自然变更的信息采集、更新、录入,做到变更有据、统计精准。不定期与民政、人社、残联、医保等部门数据与防贫监测系统数据共享,对所有脱贫户困户及防贫对象开展“线上线下”数据信息比对分析核实,及时发现风险点,早干预早纳入,切实提高信息数据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四)加强项目库建设。各部门成立本部门项目库领导小组,并落实项目库建库联络人,上报**区乡村振兴局备案,严格按建库程序执行。组织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不定期到各乡镇、有关部门对项目库建设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库建设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有力有序推进、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同时,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对项目库建设和项目实施开展监督,督促任务落实。
(五)加强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老乡家园—**区移民安置小区后续产业扶持项目经营管理,加快食用菌生产大棚二期全面投产,根据协议向搬迁贫困户按时分红,大力带动搬迁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加快完善“补短板”扶贫车间项目用地,完成竣工验收后及时出租获取收益。
(六)加强老乡家园安置区基层组织建设。由区委组织部、根竹镇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老乡家园党支部管理,区派驻第一书记、工作队员配合支部开展各项工作;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做好老乡家园-**区移民安置小区消防整改,加强物业人员管理培训,规范物业管理水平,向搬迁贫困户提供优质服务,帮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七)加强组织开展“两项活动”。按照市委和区委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好“万名干部回故乡带领群众建家乡”、“千企联千村共建新农村”两项活动,做好**区本级干部的管理考核。不断总结经验,深入挖掘“万名干部回故乡带领群众建家乡”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取得的实际成效,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建设家乡助推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返乡领导干部的参与热情,吸引各方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如邀请市城市道路管理处的干部为家乡道路规划提供建设意见,邀请在自然资源局工作的干部做整体谋划等等,真正发挥各行各业领导干部的优势,群策群力共谋发展。
振兴乡村情况报告 篇三
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省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市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和《市区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要求,镇坚持以建设“大同予共”的现代化统揽,立足区位优势,巩固发展成效,推进改革成果转化,紧盯问题不足,补齐短板劣势,现将我镇20**年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如下:
一、20**年工作
(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狠抓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实现农村产业全面提升
1、找准弱项短板,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镇乡村产业基础薄弱,短板明显,近年来政党委政府坚持借力中心城区优势,推进农村与城区深度融合,重点抓好农村和涉农社区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实现城乡发展“无缝对接”。围绕镇村(社区)功能定位,优化整合基建项目,加大基础设施提升力度,20**年以来新(改)建产业道路12公里,改扩建提灌设施8座,整治沟渠12公里,整治塘堰13口,打通断头路2公里,20**年争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0万用于4个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
2、聚焦重点项目,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全力盘活闲置资源,引导腾退宅基地0.22亩,集中流转土地1500亩,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规模化经营,促进产业化经营和结构升级,激发乡村“造血”功能。打造“一村一品”,支持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在长虹、石龙社区建成1200亩翠冠梨产业园,承接城北芒江社区天马山翠冠梨产业转移,初步建成全长3.47公里产业园道路路基。响石村积极争取中省壮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100万元,项目推进有力有序,已完成验收审计,预计2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华兴村通过招引发展银柳种植420亩,2各组村民人均年增收500余元,通过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质量提升,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农增收。
3、发挥现有优势,打造乡村产业样板。按照石龙社区城郊融合类型定位,依托现有翠冠梨、青花椒、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村民聚集点建设,通过“农业+科普+旅游”,逐步打造成为集现代农业种植、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普示范旅游村,使其成为周家坝旅游度假组团—白马关文化旅游区线路上的重要节点,为全镇乡村振兴提供样板和示范。乡村产业融合步伐加快,家庭农场78家,专合社15家;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截止目前,累计完成3126户厕所改建,卫生厕所达标率100%;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总产达2420.4万斤;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二)全面落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着力推进改革成果转化
1、强化基层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始终把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放在首位,把握“人”这个关键,进一步建强组织、建好队伍。强化镇、村(社区)撤并后班子队伍建设,镇村社两套班子整体上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特点。村(社区)两委班子基本达到高中以上学历水平、平均年龄39岁;镇领导班子平均年37岁,均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水平,镇、村(社区)干部年龄、性别、知识等结构更趋优化。采取上挂下派、跟岗学习等形式,机关干部100人均下派至村(社区)担任包片领导、驻村(社区)干部、一线志愿者,增强干部实践能力。实施村(社区)干部提能计划,开展村(社区)书记、主任全覆盖轮训,新任常职干部到镇跟岗学习等,强化村(社区)干部提能铸魂。
2、聚焦民生保障实事,扎实推进便民服务创新。在扎实推行“民事代办”基础上,探索便民服务“一站一窗一次”模式,建立“代办帮办联办”服务队伍,实现“3公里10分钟”服务圈,使便民服务事项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集成化。今年以来,已取消针对资料记录类的督导考核,将原有5个股室,100个服务事项,设立10个服务窗口的审批服务模式简化为“窗口一站式”服务,今年7月,镇便民服务中心、奎星阁社区承接全省便民服务中心“三化”建设现场会,得到与会领导一致认可。
3、着力提升治理能力,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完善。充分利用中心城区优势资源,与工科院、农商行开展“校地共建”、“双基共建”,对接区执法局,探索“城社共治”治理模式,目前,有11个社区党组织与区执法局完成共建,化解基层治理疑难问题95个,提升城市社区综合治理水平。激活社区造血功能,整合奎星阁和“1788”商业广场优势资源,探索“商圈党建”新模式,利用商圈资源、资金等优势,找准社区发展治理源头活水。整合实施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和省级“三社联动”项目,在奎星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全区首个镇级社工站——镇社工站。狮丰、景乐、翰林等社区积极承接省、市级基层治理试点项目,各项任务推进有序。一品?水岸皇城、滨江华府等2个小区申报省级小区治理百佳示范小区。
(三)高质量抓好组织振兴工作
今年初以来,镇先后圆满完成了村(社区)两委和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镇村社两套班子整体上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特点。村(社区)两委班子基本达到高中以上学历水平、平均年龄39岁;镇领导班子平均年37岁,均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水平,年龄、性别、知识等结构更趋优化。采取上挂下派、跟岗学习等形式,机关干部100人均下派至村(社区)担任包片领导、驻村(社区)干部、一线志愿者,增强干部实践能力;村(社区)常职干部127人分批到镇机关跟岗学习,增强专业素养。实施村(社区)全员提能工程,今年完成村(社区)书记、主任全覆盖培训,人均培训不少于5天,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头雁引领能力。积极推进村(社区)常职干部学习提升工程,对标市、区组织部门标准,对村(社区)常职干部取得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提升的,给予学历提升补助,累计发放近30人次,计划到2025年,村(社区)常职干部中大专及以上学习达到90%以上。
(四)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生态宜居亮点较多
1、今年以来全镇共整治道路交通沿线环境卫生70余公里,重点对城乡结合部、进村道路、主要交通沿线道路两侧绿化带内、沟渠内白色垃圾、枯枝败叶、可视范围内建筑垃圾、破旧家具进行清理,对乱倒的建筑垃圾、破旧家具进行清运。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极大的改善了我镇辖区环境卫生状况。按照区委、区政府“厕污共治”工作要求,我镇共改造农村户厕2544口,其中响石村等4个示范村(省级示范村响石村、华兴、万寿、太平)共改造户厕1388口,其他11个村、社区改造1156口户厕。在响石村等6个村、社区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三格式化粪池加湿地项目8处,全镇15个村社区安装户用三格化粪池318口,今年已顺利通过市区两级验收。
2、做好秸秆、垃圾禁烧工作,确保秋冬空气质量。强化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入秋以来,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秸秆禁烧推进会,各村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意识。把宣传教育作为防控的重点,镇村利用多种形式反复不间断的宣传广播,组织村干部分头入户进行秸秆禁烧知识宣传,达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效果。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镇政府与各村分别签订了责任状,以村为单位,村组为单元格,细化管理区域,落实人员,明确分工,实行网格化管理。宣传广播的同时,各村都建立秸秆巡查小组、灭火应急队伍,秸秆禁烧与绩效相挂钩,确保发现着火点及时扑灭。
3、整治“散乱污”企业效果明显。今年下半年联合经信部门对全镇“散乱污”企业进行分类整治,摸排“散乱污”企业13家(其中2家已搬迁至区金山镇),关停2家。
4、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开展环保隐患排查,摸排环境卫生、黑臭水体、生活污水排放问题10余起,均已落实整改。配合牵头部门完成央督交办件问题整改4起。环保工作成效显著。
(五)文艺活动形式多样,氛围营造良好
1、做好图书阅览室书籍、报刊正常登记借阅,完善电子阅览室上网登记台账,做好下辖25个村、社区农家书屋的管理及图书补充更新、上架工作,对外正常免费开放,确保群众就近阅读及上网需求。
2、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利用元旦、春节、中秋、8.8全民健身日、国庆等节假日,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活动把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及时宣传出去,使文化站更好地发挥党委政府的喉舌作用。
3、加强广播播出保障,宣传助力疫情防控。做好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镇广播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保障专项工作,配合各级部门对辖区内广播、小锅盖进行专项排查,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利用村、社区广播、村村响等宣传防控疫情知识,发挥基层文化室的宣传作用。
4、加强文化市场、文物保护的监管。抓宣传教育,净化文化市场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引导教育未成年人告别网吧。切实做好文化娱乐场所、新闻出版市场、网吧市场的安全日常监管工作,建立安全台帐,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对辖区内的文物、旅游点,认真落实文化保护监护人,文物消防安全检查台账、排查文物安全隐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二、20**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镇将坚决落实区委关于乡村振兴、两项改革重点工作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持续开展提升镇、村(社区)干部善治思维和发展能力。聚焦优势,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特别是在便民服务、城乡村(社)治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补齐短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落实乡村产业“一村一策”,打造响石、太平、华兴、万寿等村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带,构建石龙、长虹农旅融合产业发展长廊,推进城乡结合部社区高质量发展。
振兴乡村情况报告 篇四
一、基本情况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投放涉农贷款11854万元,覆盖各类涉农客户1000余户,涉农贷款结余43193万元,较年初新增3942万元,增幅达到10%,同比多增1756万元。
截止6月30日,我行本年创业担保贷款投放22笔515万,业务开办以来已累积投放10911万,带动就业人数近1500余人,为解决我县各类人员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不足的难题,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具体措施
1、加大涉农资金投入,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今年以来,**银行**县支行围绕“农民增收、农村更美、农业更强”,持续加大辖内“三农”贷款资金投放。同时,为了既适应县域和农村市场上客户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情况,又有效控制风险,增加第二还款来源,我们推出了农/商户保证贷款、农信担保贷款、创业担保贷款、亲情贷等产品,服务对象主要为县域内的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经济主体。通过对这些客户发放贷款,不仅支持了他们扩大生产经营,增加收入,而且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2、完善基础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为进一步延伸服务半径,下沉服务重心,目前我行运用在乡下网点优势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合理制定机构网点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县域机构网点,延伸服务网络;并在去年加强了物理网点建设,加强网点风险管控,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我行还积极推广“极速贷”、“E捷贷”、“移动展业”等线上产品,有效提升了农户办贷体验。另外,我行还积极推进“信用村”创建工作,深化“银村”合作,实现“整村授信”,村民凭信用即可获得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金融可获得性。
3、积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深入推进第二轮“大众创业惠民工程”及助力乡村振兴等主体策划活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的宣传营销力度,加强联合人社等职能部门的宣传,提升群众对创业担保贷款知晓率。在有效服务更多创业人群,保证创业经营者从“无业”到“有业”的同时,用一揽子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缓解创业者“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4、保证粮食安全,助力粮食生产。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收购,我行对种粮大户、粮站、粮食收购商等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助粮贷,金额高、手续简便;同时,我行主动和粮食局、农业农村局的职能部门合作,开展推介会和企业走访,在今年开展的夏粮收购活动中我行投放助粮贷2620万元,同比多增775万元。
5、践行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作为扶贫小额贷款投放的主办行之一,**银行紧跟县委、县政府步伐,积极响应发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号召,致力金融扶贫,简化调查和审批流程,切实做到应贷尽贷,确保今年扶贫贷款户数及金额均不低于去年。
下一步,**银行**县支行将以党的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党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自身业务发展,持续做好基层金融服务,高效助力乡村振兴。
振兴乡村情况报告 篇五
近年来,济阳农商银行坚持“四个面向”市场定位,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支持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针政策,加大资金组织和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截至10月末,该行贷款余额74.69亿元,较年初增加11.66亿元,增幅18.50%;其中,涉农贷款5.02亿元,占比6.72%。
聚焦产业兴旺,深耕支农支小“责任田”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济阳农商银行以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围绕“点、线、面”三个维度,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点”上做强,瞄准主体规模化。加大农户贷款投放,积极服务和推动农民转型生产经营模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瞄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信贷产品创新,推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探索应收账款融资、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等业务,有效减轻“三农”经营主体融资压力。今年年初,疫情形势较为严峻,辖内仁风支行通过减免开户费用及缩短办理时间等一系列便捷措施,成功与42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并先后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线”上延伸,突出农业产业化。围绕农业“新六产”,做精做细产业链上各环节的金融服务。立足乡村资源禀赋特点,因地制宜支持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增强农村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济阳农商行全力支持了曲堤黄瓜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商户招商、冷链物流、产品展销中心的打造,助力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有效延伸了当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截至10月末,该行实体贷款65.93亿元,较年初增长10.62亿元,占全部贷款的88.27%。
“面”上突破,推动产业集群化。积极对接农业特色产业园、科技园、示范园等园区金融需求,依托园区厂房按揭、流动资金贷款、微型企业主贷款等信贷产品,支持园区新型产业发展。围绕地方特色小镇规划,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筑,在特色小镇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济阳农商行积极对接辖内济北智造小镇、崔寨智慧物流、孙耿有机食品等特色小镇,量身定制系列金融服务和产品,为特色小镇提供厂房购置、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全方位融资支持,以及结算、理财、智e购线上销售等一揽子综合型金融服务。
聚焦生态宜居,把好提质增效“方向盘”
支持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该行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创新发展,探索构建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助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
绿色发展,做好“老树新枝”的文章。把绿色金融发展模式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强化对企业环评情况的考察,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授信的前提条件。引导信贷资源逐步退出“两高一低”行业,积极支持农村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农村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公共卫生设施改造等环境治理项目,实现信贷投放“腾笼换鸟”,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10月末,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4.20亿元,占比32.40%,较年初下降个0.75百分点。投向涉农龙头企业、绿色新动能、环保行业信贷资金达3880余万元。
创新发展,做好“育种蹲苗”的文章。积极推广绿色信贷、能效信贷,制订差异化的信贷政策,逐步完善绿色农业信贷发放机制。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改善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根据行业不同生产周期及实际经营情况,量身定制金融服务策略,通过利率优惠、流程简化、考核激励等方式,加大对低碳环保、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科创型小微企业等低能耗产业的金融支持,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年初以来,新增济南胜邦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授信180万元,其中“政银保”贷款100万元;新增山东冠荣畜牧有限公司“鲁担惠贷”100万元。
聚焦乡风文明,下好普惠金融“一盘棋”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该行坚持将普惠金融的重心放在乡村,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为乡风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布局“线下”,优化基础服务功能。按照“双线四型”网点建设定位,加快网点转型工作,持续优化营业网点的物理布局、推动功能升级。推进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农金通等项目建设。优化农金员队伍建设,推动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有效打通“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提高农金员队伍素质,根据省联社及办事处工作要求,该行全面加强农金员七项管理推进工作,制定了农金员提升方案,计划将揽存余额在50万元以下的农金员进行清退,对农金通业务量较少按照撤机进行处理。
发力“线上”,完善新型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互联网+金融+农业”服务模式,发挥智e购商城平台优势,建立生产、销售、消费、结算、融资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优质生活用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推广银行卡“1+N”模式,依托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助农POS等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截至10月底,全行智e通个人累计开通77147户,较年初增幅55.81%;智e通企业累计开通2639户,较年初增幅19.52%;聚合支付累计开通5047户,较年初增长1345户;智e购本年度新增客户10040户,本年度累计交易178.99万元。
聚焦治理有效,牵住信用筑基“牛鼻子”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该行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以整村授信工程为抓手,有效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
突破重围,创新载体解难题。做精做细农户信息采集和信用档案数据库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深挖农村地区的申贷获得率和信贷覆盖率。该行把每周二、周四作为固定营销日,通过开展零售类贷款专项营销、“四张清单”和“两类”客户精准对接等一系列举措,优化信贷流程、延伸营销渠道、实行贷款集中审查审批制度等一系列转型探索,全行主动营销氛围进一步浓厚,信贷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支农支小服务定位进一步坚守。10月末,实体贷款户均贷款余额40.87万元,较年初增加3.96万元,新增实体贷款户均余额41.67万元;共有“信e贷”客户2191户,贷款余额2.08亿元,占实体贷款的2.79%,较年初增长451户,余额增长7502.43万元。
巧妙借力,凝聚共识搭平台。加强同政府、人行、监管、法院、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合作,借助村“两委”、农金员等力量和第三方数据平台,充分利用农商行原始客户信息数据,整合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完善农户信用档案信息,探索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民信用信息库平台,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自一卡通用智慧社区上线以来,该行积极拓展营销,截至10月底,共与仁和社区、滨河社区、新世纪3家物业完成签约工作,并开始信息导入工作。
聚焦生活富裕,打好富民强村“攻坚战”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该行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坚持支农惠农,积极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家园。
抓重点,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创建乡村振兴样板村为引领,先后助力打造了2个省级样板村(仁风西街村、崔寨前街村)、1个市级样板村(曲堤直河村)和41个区县级样板村。同时,大力支持农村安全饮水、道路硬化、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覆盖面,改善和提升农村居住环境。该行对接帮扶的贫困村—曲堤镇闫家村,辖片客户经理为驻村“第一书记”,行领导班子分别对接帮扶9户贫困家庭,并出资为其修整房屋、清理院落、购置家具等,每月按时走访慰问,节假日送去米、油、面等生活必需物资。目前已提前完成“脱贫摘帽”攻坚任务。
补短板,推动民生生活全面改善。紧跟城镇化加速和农村消费升级发展机遇,大力拓展农民进城购房、置办家庭汽车、生活消费领域信贷业务,创新推广惠农保险、惠农理财等适合农民特点的金融产品。济阳农商行有效对接了区中医院、闻韶医院等医疗领域金融服务,支持县内重点养老服务项目,切实增强民生保障。
强弱项,推动精准扶贫落地生根。精准对接辖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综合运用小额扶贫贷款、家庭亲情贷、富民生产贷、光伏扶贫贷等信贷产品,探索“产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大户+小户”等模式,有效满足贫困人口融资需求。积极对接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以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园为平台,支持优秀大学生、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干事创业,激发贫困人口致富发展的内生动力。济阳仁风镇西街村被省联社评为“省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仁风支行全力帮扶当地“双创”产业发展,助力“引凤回巢”,累计投放创业贷款267笔、金额6400万元。
振兴乡村情况报告 篇六
一、推进情况
1、农村文化创意
以举办夏季雅克音乐季为契机,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乐文化产业公园,让音乐产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乡村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县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两水的分水岭,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传统游牧文化中有着天然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这种意识植根于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特有的“牦牛、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追求利益的获取,造成了现有牧场的退化、沙化,牦牛超载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之外,急需另辟蹊径;因此,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植根于非遗的创意农业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在县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整合各界力量与资源,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非遗创意农业,以期解决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发扬长征精神开创文化扶贫新局面。
二、现状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三、举措经验
建设“美丽草原、和谐家园”;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团结力量,共谋发展;以奋斗者为中心,构建农村文化创意园,展示草原文化魅力,开创新时代;以大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遵循草原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承载运行规律,以科学的发展观,开放的胸怀构建平台,共谋发展。
1、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旅游生态体验园,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盘活现有牧场,恢复草原自然生态,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牧区进一步发展;激发牧民参与意识,在平台学会先进技术及经营理念,利于草、畜的高技术转化,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服务意识,增加牧民个体素质;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2、畅通国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解决问题渠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优质草畜种,改良,草、畜种产品加工销售)(种、养、加、销一条龙),集中资源建立集恢复生态、传承文化(红色、生态种植、养殖、藏饮食),旅游观光,草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加牧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生态恢复、牧民致富的“和谐家园”。
3、拓展非遗文化发展空间,优选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发展,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建设文化市场,构建非遗文化生态圈,以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
四、需求建议
开发民族特色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做好牧民、牧场现状调查,充分考虑牧民现实需求与文化承载土壤生态结合点,做足了专业合作社与渠道平台建设的融合,规划切实可行落地的`实施方案,加强和现有专业合作社的沟通,寻求最佳切入点。
1、在、县城和日干乔湿地建设红军长征文化产业体系,建成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和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在镇依托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包括马术培训基地、马术表演场地及队伍建设,格萨尔营地建设;在镇建设牦牛文化博物馆,开展牦牛文化节;在乡依托寺庙发展宗教文化产业;在镇、镇适度规模发展唐卡、地毯、帐篷编制、牦牛绒手工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产业化发展工作已经开展。
2、依托镇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提供马术培训、马术表演、马背文化产品销售;挖掘地域文化,展示高原牧民人马合一、刚健不息的奔腾和豪迈。
3、举行大草原牦牛文化节,开展了文体活动、经贸活动、论坛活动。包括举行千人大型锅庄盛会,服饰、藏戏、草地山歌、面具、民间弹唱等表演等现代体育大赛。
4、加强长征文化与当地历史文脉的整合,与茶马古道以及元代忽必烈大军南下的路线的整合,与雪山草地景观的整合。通过长征主体文化演艺、餐饮、特色酒店等产业实现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县建设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和“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
5、依托、经幡等人文资源资源和宁静草原绝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提供优质禅修体验场所,展现了藏文化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灵魂与肉体关系的精髓内涵。
6、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公路、半山及山巅观景平台,将如同“蓝月河谷”般的“水韵草原”开发建设成高端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产品。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就业、带动创业、助农增收、助推脱贫。
五、规划总结
(一)技术
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意见为指导,充分考虑旅游市场专业导师意见,复原草原牧场游牧设施建设,传统中包含现代旅游人理念。
充分研究藏族文化,充分结合实际,规划和寻求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销售
整合专家、企业家们现有资源和销售渠道,保证稳定的收益,为非遗后续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奋斗者为核心的运作模式,激发奋斗者激情,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游客营销机制,吸引客人成为合伙人。
有趣,生动的体验项目,精心生产的非遗作品及产品,是体验、休闲、购买的不二选择。
(三)处理关系
参与式方式处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极大激发参与者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认同,对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前进动力。
牦牛文化博物馆为进行非遗传承学习创业的人们提供了有得的场所,勾勒了美好的未来前景,每个进入平台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光发热的位置。
让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化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跨越,实现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具有区域特征、草原游牧文化的活态体验保护区。探索发展立体化高科技农业和订制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振兴乡村情况报告 篇七
一季度,驻村工作组在**镇党委政府指导、后盾帮扶单位支持下,从基层组织星级提档建设、巩固脱贫成效和制定预脱贫计划、提升为民办事服务水平、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党旗领航,建强基层组织
引导**村党总支部在20**年成功创建“四星级”党支部的基础上,围绕“星级提档”、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树立20**年创建“五星级”党支部目标。
一是按照镇组织办及片区党建工作站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党建、村务台账,指导村“两委”干部重新优化台账整理人员、细化资料台账整理责任,明确资料整理的具体项目内容及时间节点等。
二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制度,召开党总支支委会3次、党员大会2次、党课2次、党小组会9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次,召开组织生活会1次。
三是积极开展讲习所讲习活动,积极宣讲治国理政理念,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内容,一季度讲习所开展讲习活动3场。
四是推动村委会向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述职述廉报告、向村监会汇报村务重大事项,接受村民代表和村监会的监督,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村委工作。
(二)统筹谋划,实干推动脱贫
一是对今年预脱贫的**x户“八有一超”未达标指标制定“一户一策”。通过
村委LED大型显示屏,加大力度做好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方针。
二是加强沟通,走访**x个帮扶单位汇报**村20**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20**年工作计划,征求他们对**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建议。详细制定**村20**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编制扶贫实施项目,向后盾单位请示落实今年帮扶资金,做方案算细账使用好每一分扶贫资金。
三是筹规划帮扶干部入户时间,制定**村“一户一册一卡”入户帮扶时间安排表;每月底编写下月《精准帮扶指导书》明确告知帮扶干部具体需要开展的工作内容并及时在**微信公众号和扶贫联络员群发布,让帮扶干部入户前熟知工作内容。在20**年精准帮扶“一户一册一卡”培训工作中,通过减会议改培训、减台账改举措、减照本宣科改现场辅导的方式认真贯彻落实“20**基层减负年”精神。指导帮扶干部填写帮扶手册、登录广西扶贫APP填写电子版帮扶手册,及时更正贫困户家庭变动信息、落实大中专生享受雨露计划政策、做好20**年产业扶贫以奖代补政策宣传。
(三)多措并举,构建幸福乡村
一是进村入户推动“一约四会”(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建设,宣传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崇尚良好村风村貌。
二是巩固“清洁乡村”建设成果,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组织两委干部到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保安村叫豆屯、上卜练屯和**镇车木阁、福多堂、铺儿村、四方坡、水漕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组织桥头、的竹根村民小组长及热心群众到旱田村委六地角、白龙塘、高大角学习“三清三拆三整理”工作经验,推动的竹根自然村率先开展乡村风貌提升规划和建设。
三是壮大发展辖区产业,做好侨龙制衣厂扶贫车间和浦北华源农牧公司服务工作,积极洽谈招商引资项目,争取更多外出务工致富人士回乡开厂建司。指导合作社经营管理好肉鸡养殖项目,想方设法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加快**村扶贫车间建设,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对外开展车间出租招租宣传。多途径谋求村民合作社与民营企业资金战略合作,与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浦北县华振新能源有限公司研讨建设**村委四楼光伏发电项目,与浦北华源农牧公司洽谈村民合作社养殖保价鸡事宜。
(四)公开承诺,贴心为民服务
一是以“店小二”服务精神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召开群众会39场,征民意集民情;遍发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服务联系卡,通过村委外墙LED显示屏和“**镇**村”微信公众号公布村干部负责服务片区、驻村工作组人员职责及联系电话,让群众随时随地联系村干部和工作队员,方便群众办事。
二是驻村工作组公开承诺20**年为民办事服务十大事项,加快推进条件成熟的“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为大面塘村民小组向县文体局申请更换了群众活动场所篮球架,请示报县水利局请求新挖一口饮水井解决龙岩、新屋、大石田、大面塘4个村民小组的安全足量饮水问题。
三是组织或参加关心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开展节假日嘘寒问暖慰问活动**x户(次),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x个。
四是积极主动处理群众纠纷,组织纠纷主体到村委或到现场妥善调解夫妻矛盾、家庭矛盾、土地边界、宅基地界至等纠纷12起。
(五)齐抓共管,提升治理水平
以自治为核心激发群众活力、以法治为保障强化治理意识、以德治为支撑培育文明村风。
一是涉及“三重一大”即重大项目建设、重要事项决定、重大问题解决、大额资金使用的事项,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二是加强对驻村队员、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的廉政教育,学习会和节假日开展行廉。
三是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崇尚优良家风村风,倡议群众简化办理红白喜事。
振兴乡村情况报告 篇八
创新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关键领域金融供给。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有效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脱贫攻坚、粮食安全、绿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积极满足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领域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加强与乡村带头企业协同配合,因地制宜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二是增加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资金投入。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主动跟进相关企业在农业农村污染综合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融资需求,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碳中和债等方式提供多元化绿色金融供给,筹集资金用于污染防治、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等绿色领域。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重点帮扶县的金融资源供给。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要加大对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的信贷投放,支持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政策性银行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应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实行差异化金融服务。
助力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发符合新型城镇化需求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农田基本建设贷款投放,加大对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一是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充分依靠数字技术,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技术在涉农领域的应用,推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金融标准建设,规范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丰富金融应用场景,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下沉,推动手机银行向乡村普及,打通“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提升农村人口数字金融素养和防风险能力。可针对已脱贫农户、农村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创业者等不同农村群体开展系列有针对性的金融培训,帮助相关人群了解各类金融服务,提高对金融工具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实施差异化监管考核目标,加强三农金融风险监管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涉农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考核时,应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出现,要根据不同地区信贷需求、城镇化进程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监管考核方案,给予基层营业网点适当的特殊情况裁量权,个别问题可向监管部门申请复核。加强涉农信贷的贷后管理,避免信贷资金被挪用。
积极探索银行与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长效合作机制,创新“信贷+保险”服务模式,打造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的互动机制,多方合作合力拓宽涉农和扶贫贷款风险分担和缓释渠道,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依托“互联网+”的作用,加快农村地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手机银行、网上支付等基于农业农村信用信息大数据建立更加精准的农村金融信息管理系统,促进农村地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
振兴乡村情况报告 篇九
今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农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履职、务实运作,在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763.45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58.8万元,20**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乡村振兴站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篇十
20**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现将20**年我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和20**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年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一)小额信贷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20**年**月**日,全县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新增贷款8099。39万元受益1662户,超额完成年度新增贷款计划目标任务,完成自治区、**市下达我县“保三”目标任务数6308万元的128。40%。
(二)项目实施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20**年**月**日,我局收到各类资金37545万元,已安排资金37545万元675个项目,已完工675个。其中用于安排基础设施类项目348个10204。066708万元,已完工348个,完成率100%;用于安排产业开发类项目308个20681。252648万元,占比55。08%,已完工308个,完成率100%;安排其他项目19个6659。680644万元,已完工19个,完成率100%。
二、20**年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20**年,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印发《**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学习内容、时间安排等,制定了全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计划,统筹兼顾好学习教育和业务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活动。召开动员大会1次,召开专题学习(扩大)会6次,开办班读书班1期,上党课2节,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4次(其中,深入基层一线宣讲3次),开展党史知识大家答活动4次,组织观看红色影片4部,组织参加“红色歌曲大家唱”活动56人次,积极开展学习强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教育全员网络培训、“党课开讲啦”网络学习等。二是利用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我局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因地制宜开辟“第二课堂”,到南陔爱国主义革命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爱国主义革命基地,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重温过去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同时到**街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参观**镇**基地和**基地,深刻体会脱贫攻坚成果是百年前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计划工作
1、开展宣传月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及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网”微信公众号发布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共发放政策宣传单43491份,张贴板报29张,海报163张,并要求村干、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进村入户进行一对一的宣传,把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使“**计划”家喻户晓,有效提高政策受益覆盖面。
2、抓好职业学历教育补助工作。为做好精准补助、应补尽补,我县组织各乡镇逐户排查学生在校就读情况,符合职业学历补助的收集申报材料统一上报。20**年发放**计划职业学历教育补助7354人次,资金986。82万元。一是整改补办方面,我县对历年**计划职业学历教育进行查漏补缺工作,共补办44人次,资金6万元。二是春季学期补助方面,共补助3475人,资金467。25万元。三是秋季学期补助方面,共补助3835人,资金513。57万元。
3、推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产业发展和本地生产实际,为重点培育一批“土专家”、种养能手和技术骨干,我办联合**县自然资源局,完成11个乡镇678名生态护林员岗前及油茶、八角种植培训,培训资金3。39万元。
4、抓好短期技能培训以奖代补。向自主参加县乡村振兴局以外的单位主办的技能培训,并获得国家承认并可在网上查证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员发放以奖代补补助。今年共审核发放短期技能培训以奖代补883人,补助资金63。184万元。
(三)乡村振兴培训工作
1、“两后生”中期就业技能培训。我县继续与**新闻出版技工学校结对开展“两后生”中期就业技能培训,春季学期有16名学员参训,拨付学员生活费补贴4。4万元。
2、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我县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制定20**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专题培训计划,对我县乡村振兴系统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进行培训)。**月**日至**月**日,共举办县本级培训班三期,共培训1264人,其中第一期参训419人,第二期参训425人,第二期参训420人。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乡村振兴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组织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达到了培训的预期目标,为**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四)扶贫产品认定工作
通过向市场主体宣传扶贫产品认定工作,调动其参与热情,让符合条件、带贫成效突出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扶贫产品认定中来,帮助市场主体拓宽销路、助推市场主体与脱贫户建立长期有效的带贫减贫机制,拓展脱贫户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20**年全县共有19家合作社或企业申请扶贫产品认定,共58种产品,均已通过国家认定。目前,我县累计完成74家企业(合作社)168种产品通过扶贫产品认定,今年销往全国26422。33万元,其中销往广东3747。29万元。
(五)社会帮扶工作
1、**帮扶助学金项目。“**武钢集团”资助**县贫困大学生80万元,资助我县脱贫户、监测户中,生活较困难的20**年秋季入学大学新生160名,每名5000元。
2、太阳能光伏庭院灯项目。**市**灯饰有限公司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向我县捐赠太阳能庭院灯468盏,总价值达18。6264万元。
(六)协调推进光伏扶贫工作
20**年**-**月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约2298577。48元,其中**月联村电站光伏收益分红1002560元,截至20**年**月底,65个贫困村安排村级公益性岗位555人,已支出工资97。5万元;临时性务工695人,已支出劳务34。4653万元。
(七)衔接专项资金使用和安排情况
按照衔接资金管理办法及衔接资金实施细则要求,20**年我县收到上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2803万元,县本级投入衔接资金2895万元,共计35698万元。其中安排产业发展项目资金18811。95712万元,产业占比52。7%,用于以奖代补、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项目、产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等;安排基础设施项目资金86750。04472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道路修缮及防护栏、桥梁和人饮工程等;安排其他项目资金8210。998158万元用于**计划、小额信贷贴息、交通补贴和项目管理费等。截至目前累计支付按照衔接资金管理办法及衔接资金实施细则要求,20**年我县收到上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2803万元,县本级投入衔接资金2895万元,共计35698万元。其中安排产业发展项目资金18811。95712万元,产业占比52。7%,用于以奖代补、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项目、产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等;安排基础设施项目资金86750。04472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道路修缮及防护栏、桥梁和人饮工程等;安排其他项目资金8210。998158万元用于**计划、小额信贷贴息、交通补贴和项目管理费等。截至目前累计支付35698万元,支付率达100%。
三、20**年工作亮点
我县小额信贷超额完成年度新增贷款计划目标任务,完成自治区、**市下达我县“保三”目标任务数6308万元的128。40%。
(一)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扶贫、财政、农商行等部门人员为成员的县、乡、村级专项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按照要求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专项贷款,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二)做好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印发《关于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转发《中国银保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印制下发宣传单,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政策宣传,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和获得感,为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回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全面摸清贷款底数。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放贷银行及时摸排符合贷款条件且有发展需求的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底数。特别是对原已经办理过贷款,现已结清贷款的脱贫户作为本次重点摸排对象,如仍有贷款需求,及时授信放款。
(四)坚持落实“应贷尽贷”。充分发掘放贷潜力,对符合申请贷款、续贷展期等条件的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简化办理程序,开设办事直通“绿色通道”,及时给予信贷支持,积极引导未曾贷款又符合贷款条件且有发展产业的脱贫户,大胆利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展扶持产业。
(五)严格小额信贷监督管理。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监管主体责任,调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协助监督主力军作用,定期对脱贫户生活和产业经营情况实时进行监测分析,注重对贷款用途进行实时监测,督查、鼓励和引导脱贫户把贷款资金用于发展生产经营上,发现有贷款不按规定条款用于自已发展产业的,或有闲置资金现象的,及时做好贷款收回工作。
四、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销售扶贫工作系统”从**月份开始暂时关闭,导致扶贫产品认定工作进度缓慢。
(二)脱贫户贷款意愿不是很高。脱贫攻坚期,我县扶贫小额存量最高约为2。4亿元,通过去年下半年及今年深入发动,目前存量已达到3。2亿元。现在在家的脱贫户、边缘户大部分以老人、小孩为主,外出务工回乡贷款发展产业需求不多。同时,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影响,产业发展受到制约,部分已贷款的脱贫户出现贷款到期偿还困难,一定程度影响贷款积极性。
(三)产业资金分配及项目安排难。一是今年产业资金占比高,占全年总资金的50%(去年是30%)。二是产业项目的谋划难,储备不足、前期工作不扎实、耗时较长、项目实施方案不完整可操作性不强等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分配安排项目计划。
(四)项目实施进度推进缓慢。一是前期工作滞后,影响项目开工,例如桥梁、人饮工程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二是项目实施前设计预算与实地核实进度较慢,影响项目开工;三是由于换届人员变动较大,影响项目推进进度;四是**月份之后由于受到受约影响导致水泥等材料价格上涨,对项目推进进度有所影响。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做好扶贫产品认定推进工作。加强指导,做好对扶贫产品状况、带贫机制等后续跟踪服务。
(二)继续抓好小额信贷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宣传工作。继续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工作,全力抓好脱贫攻坚过渡期小额信贷工作。
二是提升贷款户产业抵抗风险能力。引导脱贫户加强风险防控,发挥技术能人的技术引领作用,提高产品的品牌、品质,运用电商平台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鼓励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种养殖抗风险化解风险能力。
三是做好到期贷款处置工作。做好到期贷款提醒、回收工作。到期贷款偿还后还有需求的,继续发放贷款。贷款到期产生逾期的,符合风险补偿要求的,及时启动风险补偿金补偿。对恶意逃债不还的,启动司法程序追偿。及时做好到期贷款各类处置工作。
四是加强督查问效机制。实行“一次提醒,两次约谈,三次问责”制度,加强新增贷款发放、贷款到期追收工作的督查,坚持应贷尽贷切实满足脱贫户等发展生产的贷款需求,防范逾期贷款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
(三)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项目库。继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库的完善工作,持续对项目库实时监测;做好项目计划编制工作,加大项目实施监督力度,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四)做好20**年资金项目谋划。按照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今后工作重点,做好20**年资金项目谋划。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二是做好产业园建设,以“一县一园”共建为重要工作抓手,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业产业园,与**加强交流协作,打造**“圳品”,筹划“供深菜篮子基地”,带动更多优质产品畅销大湾区。三是结合全县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中医农业技术稻渔共作等的进一步推广运用,擦亮**“五个一”金字招牌。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10篇《乡村振兴站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的价值所在。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振兴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10篇 乡村振兴站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乡村振兴站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怎么写